神經外科 任森利醫師
頸椎屬於脊椎的一部份,上接頭顱的枕骨,下面則延續為胸椎。它的構造主要包括骨頭、椎間盤和脊髓神經三大部分。由於人體的頸椎是一個活動性的關節,因此就會有退化的問題,尤其年紀大了以後,特別容易發生。頸椎的退化所造成的病變,最重要的就是骨刺的生成。據估計,成年人50歲時約20~25%的人有骨刺,到65歲時約七成人有骨刺。但不是所有的骨刺都會產生症狀,只有壓迫到脊髓神經,才會造成症狀,產生不適而前來醫院求診。
▎頸椎骨刺常見症狀
骨刺產生的原因是多重的,包括自然退化的過程、工作或個人習慣的長期頸部不良姿勢、以及過去頸部受傷的影響等。骨刺的形式有兩種,一種因骨頭增生所產生,一種是因椎間盤退化所產生。頸椎骨刺所造成的症狀,主要分為以下兩類:
(一)神經根病變:因骨刺壓迫到脊椎神經所造成,其症狀為後頸部和後背的酸、痛、麻木感,以及沿著神經根分布的方向,傳到雙側上肢。此外,也會有肌肉無力、肌腱反射變弱的現象。
(二)脊髓病變:主要是因為骨刺壓迫到脊髓,造成脊髓功能的損傷,其症狀有四肢肌肉無力、感覺變差、手指頭麻木和活動笨拙、肌腱反射改變、雙腳痙攣無力、膀胱和肛門無法自行收縮等。
▎類似症狀的鑑別診斷
並非所有肩、頸的酸、痛、麻等都是頸椎病變所造成的,以下這些疾病也會有類似的症狀,必須小心鑑別診斷,加以區分,才能對病人做有效的治療。
1.肌肉拉傷、扭傷、發炎或痙攣等:這種病人一般來說,觸診時可摸到明顯的痛點,而且病人也會有明顯的受傷史。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不正常的姿勢和不正常的肌肉用力的情況下,如網球肘、落枕等。
2.關節炎:如退化性關節炎、風濕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等。
3.周邊神經病變:如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和尺骨前臂隧道症候群等。
4.血管機能病變:如手臂血管阻塞、血液循環不良等。
5.心臟或胸腔疾病等。
▎治療方法
針對頸椎退化所造成的症狀,其治療必須因人而異、因病而異,且必須對症下藥,才能有效治療病人的症狀。其治療方法包括:
1.休息、限制活動、解除情緒的因素,以及預防再發性的傷害等。
2.藥物治療:包括消炎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等。
3.物理治療:包括一般的復健,如頸部牽引、熱療、冷療等。
4.手術治療:一般來講,對於病人的治療以上述三種方式為優先。當上述治療無效,或病情加重,或病人無法忍受症狀,或症狀已經影響生活品質時,則需考慮用手術的方式治療。
▎預防及保養
為了避免頸椎骨刺的發生,平時應該注意以下的保養方法,以維護良好的骨骼肌肉狀態。
1.避免頸部過度彎曲或伸張:如不要睡太高或太硬的枕頭,且枕頭盡量睡到肩膀的高度。
2.避免頸部的不良姿勢:如勿躺在沙發上看書、看電視,勿過度扭轉脖子,轉頭時應伴隨著轉動身體,勿持續頸部的動作太久,尤其是在緊張的肌肉狀態下。
3.避免頸部突然的動作:如不要開快車,以避免突然緊急剎車所造成的甩鞭效應。
4.運動前需要適當的頸部熱身運動。
5.平時頸部肌肉要多休息、多放鬆,並且多做一些頸部的柔軟運動,以維持頸部肌肉的柔軟度,使頸部肌肉不易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