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醫學促進中心暨家庭醫學科 唐雲華醫師
你知道嗎,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在5年前就發現「維生素D」扮演健康關鍵角色,因此開始將血中維生素D濃度納入健檢項目中;令人驚訝的是,在連續5年的健康檢查中,都有近7成的受檢者顯示維生素D不足。
▎維生素D的重要性
維生素D是一種微量營養素,可代謝為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荷爾蒙,直接地及間接地影響3000組以上的基因表現。維生素D可調節血中鈣離子濃度、促進鈣質和磷酸鹽吸收,骨骼、肌肉生長都需仰賴它,長期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、肌少症;如果過多的鈣離子沒有進入骨骼,停留在血管中就容易形成血管鈣化,停留在各器官中就會造成結石。
另外,維生素D不足會降低免疫細胞的調節能力,使得身體容易發炎,因此三高疾病、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與各種過敏都會隨之而來。近年來,更有英國研究顯示,維生素D不足的人,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較高,推測應該是免疫力不足的緣故。除了上述疾病之外,失智、失眠、憂鬱症、慢性疲勞、腸胃不適、偏頭痛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和不孕症也都被認為跟維生素D不足有關。
▎不足因素及攝取關鍵
維生素D不足的主因可能是擔心皮膚曬黑、不愛戶外運動,並且在外出時習慣擦防曬產品或撐傘遮陽,因而導致維生素D無法經由皮膚自行合成。加上空氣污染、霾害PM2.5影響日照,以及老化、肥胖、膚色暗沈、腸道疾病等因素。過去三年由於COVID-19新冠肺炎疫情,人人落實居家防疫,日曬時間和運動量大幅減少,更加劇了維生素D的缺乏情況。
▎補充劑量及方式
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,除了可以從全脂牛奶、野生鮭魚、經日曬後的菇類等食物來攝取以外,充足的日曬(以地區性而言,北部需30-40分鐘,南部15-20分鐘的日照時間)也有助於皮膚的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3。作為日常保健,維生素D3每天可補充800到2000IU;如果考量疾病因素而提高劑量,像是骨質疏鬆、肌少症、慢性疼痛、自體免疫疾病等,應先抽血檢測體內維生素D(25-OH-D)的濃度(合格為30ng/ml、理想為50ng/ml),再與醫師討論,確定每日需補充多少劑量的維生素D3才是最合適的。
而為什麼是補充維生素D3(Cholecalciferal)不是維生素D2(Ergocalciferal)或活性維生素D(Calcitriol)呢?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3效能為維生素D2的2~3倍,前者更能有效提升血中維生素D濃度。另外,維生素D3會在體內經過肝腎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,若直接補充活性維生素D,則必須經常抽血監測血鈣及血磷濃度,以避免發生高血鈣症或高血磷症。故不建議一般民眾補充活性維生素D,除非是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(例如洗腎患者)。
如果您對自身是否維生素D不足感到擔憂,建議可以前往至醫療院所進行自費的血中濃度檢測。若真有不足,再適量補充維生素D3,進而提升身體免疫力、降低發炎、同時預防骨質疏鬆和肌少症等問題。
▎案例分享
案例1: 張女士,53歲,工作繁忙,每天朝8晚6,長期體脂率過高,相對肌肉量不足,同事都笑她是泡芙人。去年停經後,更是經常腰酸背痛,而且身高還莫明其妙縮了1公分。兒子很擔心她的身體是不是出了問題,於是自費讓她到本院接受健康檢查,結果發現張女士腰椎骨質疏鬆合併駝背。後來張女士經健康管理師轉介至HRC健康促進門診進一步診療、抽血檢查(骨質代謝分析和女性荷爾蒙分析),發現她體內維生素D嚴重不足,血鈣濃度、女性荷爾蒙和骨鈣素也很低,相對碳末端胜鏈(CTx)卻很高(代表蝕骨細胞很活躍)。於是,我建議她每日補充1000mg磷酸鈣、5000IU維生素D3和低劑量女性荷爾蒙,加上適量日照和核心肌群運動,以及每半年施打一劑保骼麗針劑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,張女士的骨質和肌肉量有明顯進步,更重要是她腰酸背痛几乎不再犯了!
案例2: 黃先生,56歲,事業有成也熱心公益,但經常感冒、腸胃不適、缺乏元氣,體態也一直都是瘦瘦的。後來經友人介紹來本院做健康檢查,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合併胃潰瘍,而且骨質、肌肉量、維生素D和睪固酮都不足。隨後他在我建議下,接受幽門螺旋桿菌和胃潰瘍治療,另外每日補充3000IU維生素D3、涂抹睪固酮凝膠和適量運動。經過六個多月調理,黃先生的不適症狀大幅度改善,他更笑言自己彷佛年輕了10歲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