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臟惡性腫瘤以腎細胞癌及腎盂尿路上皮癌較常見,在所有泌尿系統腫瘤中,腎癌是僅次於膀胱癌的第二大殺手。腎細胞癌(renal cell carcinoma,RCC)是腎癌中的最常見類型,好發於50至60歲的年齡層,以男性居多,占所有腎癌的80%至85%,成人惡性腫瘤的3%。
在台灣,腎盂尿路上皮癌(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, T.C.C)所佔比率略高,這與民眾喜歡服用不明藥物或中藥,加上工作環境上有其它致癌物質或化學工業污染等,導致腎盂產生尿路上皮病變。
「永越健康管理中心」從93年3月到102年12月所做的7萬多筆健檢資料,發現有150個案例,腎臟有結節病灶,其中12例疑似惡性腫瘤,經過醫師診斷立即處理或追蹤檢查,有5例經術後或磁振造影檢查確認為良性,其餘仍在持續追蹤中。
有家族史、洗腎病人、高血壓、肥胖、抽菸或長期暴露在石棉及重金屬的人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群。從永越12位檢出疑似罹患腎臟癌者,發現4位有吸煙習慣,9位BMI值超過標準值。
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孫建偉副院長表示,台灣地區每10萬人約有10-12人罹患腎臟癌,發生率不高,但因為腎臟沒有痛覺,所以初期沒有任何症狀,等到腎臟受到壓迫,腎臟出現痛覺,往往都已是癌症末期。
孫建偉副院長表示,腎臟癌若能在早期被發現時就接受手術,存活五年機率將可大幅提高。超音波、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都可以協助診斷腎臟癌,建議40歲後就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。如果突然出現無痛性血尿、發高燒、腰痛或腰部摸到腫塊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每個人應關心自己健康,如果能早期診斷,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,將可以讓自己的健康更有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