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資訊

隱形健康殺手-老年族群高血壓應注意的事項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4-08-01

家醫科 蔡思盈醫師

 

70歲陳爺爺一向身體硬朗,近日體檢報告卻出現異常-血壓欄位中的收縮壓竟然高達152毫米汞柱!顯眼的紅字讓陳爺爺感到憂心,加上最近常感頭暈,他鼓起勇氣掛了家庭醫學科,請醫師做了完整的評估後,醫師發現天氣悶熱及水分不足可能是頭暈的原因;此外建議他測量居家血壓,發現居家血壓已超過130/80毫米汞柱,確定診斷為高血壓。後續陳爺爺接受生活型態調整,並且開始規律服藥,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,血壓也控制良好。

 

▎成因及病生理機轉

高血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,盛行率在老年族群(65歲以上)高達70%以上。90%的高血壓屬於原發性高血壓,因遺傳因素、生活型態、壓力累積等不特定原因造成。而為什麼年紀越大、血壓越高?最主要是因為血管逐漸硬化導致,隨著時間流逝,血管壁增厚、鈣化、粥狀硬化沉積,加上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退化、血管平滑肌放鬆不易等因素,種種原因累積起來就造成血壓升高。此外,有不到10%的病人是續發性高血壓-即可辨別特定原因的血壓升高,可能因腎實質病變、原發性高醛固酮症、腎血管狹窄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庫欣氏症、某些特定藥物等造成,這種情況更須經專業醫師評估及處理。

 

▎症狀

高血壓沒有症狀,反而是有的人因為失眠、壓力、感冒等造成頭暈或頭痛時測量血壓發現偏高,這是因為身體不適造成血壓上升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當收縮壓超過180毫米汞柱,或舒張壓超過120毫米汞柱,可能出現輕微頭痛與胸悶,另外當血壓顯著上升且合併出現急性器官損傷,可能出現嚴重頭痛、胸痛、眩暈、呼吸困難、噁心想吐、視力模糊等高血壓急症,至此已是非常緊急的臨床狀況!

 

▎併發症

長期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會與後續腦中風、冠狀動脈心臟病、心臟衰竭、周邊動脈阻塞、慢性腎病變、失智等疾病高度相關,因此高血壓被稱為隱形的健康殺手,平常無感,但發現時,已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為了減少併發症產生,我們應該要留意自己的血壓,將血壓保持在良好的範圍,過去大型臨床試驗顯示,積極控制血壓,能再減少約20~30%的心血管疾病風險,好處多多!。

 

▎治療方式

過去針對年長者血壓治療目標較寬鬆,但目前台灣診療指引跟進國際標準,無論年齡,當收縮壓超過130毫米汞柱,抑或舒張壓超過80毫米汞柱,即可診斷為高血壓。量測血壓建議採用居家量測「7-2-2」法則,持續量7天,一早起床如廁後及夜晚睡前休息5分鐘後測量,共量2回血壓,每回間隔1分鐘共量2次血壓作平均,即可得到準確的居家血壓,並可帶至診間供醫師參考。

生活方式調整建議採行「ABCDE」原則:限制鹽分、限制酒精、控制體重、戒菸、健康飲食、多運動。必要時搭配服藥控制,年長者需特別注意,因潛在慢性病及身體衰弱程度不同,血壓目標值須個人化調整,另外長輩容易服藥後出現非特定身體不適,如頭暈、姿勢性低血壓等,皆需專業醫師評估及調整,歡迎民眾就診諮詢!

 

▎血壓標準

血壓分期

收縮壓(mmHg)

舒張壓(mmHg)

正常

<120

<80

血壓偏高

120~129

<80

高血壓第一期

130~139

80~89

高血壓第二期

≧140

≧90

(根據2022台灣心臟學會暨台灣高血壓學會發表高血壓指引)


認識醫師 

線上預約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