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資訊

腹大非福,小心可怕的健康殺手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1-09-30

新陳代謝科 郭志豪醫師

 

傳統上,「福態」意味著家中經濟不錯,很有福氣、能吃能睡,因此有「心寬體胖」的說法。但隨著時代演進,當食物不再匱乏,現代人應該從追求「吃得多吃得好」演進為追求「吃得對吃得健康」。根據衛福部的報告,台灣肥胖盛行率居亞洲之冠,其中成年男性每2名就有1名肥胖或過重,女性跟兒童的比例則分別是1/3跟1/4。


▎肥胖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資料指出,肥胖者與體重正常者比較,前者多出3倍以上的危險性會罹患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膽囊疾病、血脂異常、呼吸困難、睡眠呼吸中止症;並間接提升高血壓、高尿酸血症、痛風、骨性關節炎、冠狀動脈心臟病,甚至乳癌、子宮內膜癌、結直腸癌、不孕症、下背痛的發生機率,連麻醉風險也高出1~2倍的危險性。

肥胖,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,跟代謝症候群的關係更密切;除了體重的控制,腰圍的控制也很重要。因為腹部肥胖的人,脂肪都堆在肚子、內臟周圍甚至是內部組織間隙,相較於堆在大腿或臀部的脂肪更不穩定,容易轉化成游離脂肪酸或一些發炎因子(甚至是自由基),長期下來會造成胰島素變差,使血糖升高,血管內皮細胞破壞跟發炎,易產生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。統計發現,腹部肥胖的人約有50%的機率併有代謝症候群。

所以,肥胖不只關乎外觀,更是可怕的健康殺手!民眾可用BMI身體質量指數做為肥胖診斷的依據:BMI=體重(公斤)/身高(平方公尺),健康體位的BMI應大於或等於18.5、小於24。

 

🔺成人肥胖定義

體重過輕
BMI<18.5

健康體位
18.5<=BMI<24

體位異常
● 過重:24 ≦ BMI < 27
● 輕度肥胖:27 ≦ BMI < 30
● 中度肥胖:30 ≦ BMI < 35
● 重度肥胖:BMI ≧ 35
● 腰圍:男性≧ 90 公分、女性≧ 80 公分


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,包括腹部肥胖、血壓上升、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、空腹血糖上升,以及三酸甘油酯上升。20歲以上成年人若具備五項中的三項或以上,即判定為代謝症候群。

 

🔺危險因子

一、腹部肥胖
男性腰圍≧90公分(35吋半)
女性腰圍≧80公分(31吋半)

二、血壓上升
收縮血壓 ≧ 130 mmHg  或
舒張血壓 ≧ 85  mmHg

三、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(HDL-C)
男性 <40  mg/dl
女性 <50  mg/dl

四、空腹血糖上升
空腹血糖 ≧100 mg/dl

五、三酸甘油酯上升(TG)
三酸甘油酯 ≧150 mg/dl


▎遠離肥胖,從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
當出現以上危險因子時,應該要積極控制體重、採取健康飲食並多做有氧運動,初期最好能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,比如新陳代謝科醫師、營養師及專業的健身教練,等調整好自己的生活步調及習慣,再持之以恆的執行,才能遠離疾病。


認識醫師


線上預約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