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資訊

聲音沙啞,怎麼辦?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5-03-31

耳鼻喉科  張欣平醫師

 

聲音沙啞與位於喉結內的聲帶密切相關。可能因聲帶長東西,或用聲不當、睡眠不足、情緒緊張,導致聲帶腫脹或潤滑不足,而造成沙啞。雖然由耳鼻喉科醫師直接檢查聲帶是找出沙啞原因最快的方法,但患者也可由聲音沙啞已出現多久、是否為持續性,初步推測原因,並決定是否就醫檢查與治療。

▎聲音沙啞的原因判斷

  • 短期沙啞(數天):因感冒或咳嗽導致聲帶發炎,治咳嗽、少說話、多喝水,聲音多能在幾天內恢復。
  • 用聲過度:話多才沙啞,休息後改善,是發聲方式不當造成。若長期如此,聲帶可能長繭(聲帶結節)。早期可透過調整講話及藥物改善,嚴重則需內視鏡手術先將繭拿掉,再調整用聲方法。
  • 持續沙啞(2週以上):可能長聲帶息肉、囊腫、或乳突瘤,通常需內視鏡手術治療。若合併吸菸,須警惕喉癌風險,應及早發現早治療,效果比拖到晚期才治療好很多。
  • 術後沙啞:頭頸或胸部手術後出現,可能是治療影響聲帶神經,造成單側聲帶麻痺。可用聲帶手術來改善。
  • 先天性異常:如聲帶溝,青春期後才表現,影響發聲效率,可透過發聲訓練適應。

▎嗓音如何保健呢?

(一) 注意發聲的方式:吸足氣再說話(可用腹式呼吸),避免大吼、壓低聲音、或氣用盡才停,並放慢語速,適時停頓吸氣。需長時間說話者應每 40 分鐘休息 10 分鐘。

(二) 注意說話的環境:應避免在噪音大、多塵或乾燥環境中說話,必要時使用擴音器,並隨時補充水分保持聲帶潤滑。

(三) 適時做放鬆運動:例如轉頸運動、打呵欠、伸懶腰等,有助放鬆肩頸及喉部肌肉。並維持良好睡眠作息。

(四) 避免菸酒、辛辣食物及使喉嚨乾燥的飲品或藥物:如咖啡、酒類、感冒藥等。

若聲音出現沙啞,最佳初步治療為禁聲。若無法不講,應用平靜音量。當沙啞持續超過3天,建議就醫檢查。若反覆沙啞或喉部不適,應每半年檢查聲帶,可早期發現聲帶病變,如聲帶結節,透過保養或藥物改善。

 


認識醫師 
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