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資訊

消化系統大掃除 — 腸保健康新開始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5-01-02

腸胃肝膽內科 鄭琮譯醫師

 

又是新的一年開始,許多人過年家裡都會進行大掃除,清掉不需要的東西;並設定新年新目標,期許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更上一層樓。在規劃人生里程碑之前,別忘了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,畢竟健康是實現理想的關鍵,而維護健康,可以從消化系統的「大掃除」 做起。

▎大腸癌風險高,早期篩檢不可少

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,癌症常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,其中大腸癌長期位居癌症死因前三位,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50-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,若結果為陽性者需接受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。研究顯示,經過政府多年的篩檢策略以及民眾的配合,已大幅降低國人大腸癌的死亡風險,但若是想更進一步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,建議民眾不妨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。

▎大腸鏡檢查:降低風險的有效工具

大腸鏡檢查是健康檢查的重要一環,過去許多文獻指出,定期大腸鏡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。美國指引也建議45歲一般風險者(無家族病史,也無特殊的多發性瘜肉症候群病史)開始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,若是有上述風險因子,需找醫師做個別評估。

例如:有家族性腺性息肉症(FAP)建議10-12歲就開始每1-2年追蹤;遺傳非息肉性大腸癌(HNPCC)建議20-25歲就開始每1-2年追蹤鏡;一等親患有大腸癌,建議40歲開始定期做篩檢;有發炎性大腸疾病(潰瘍性大腸炎或是克隆氏症)需要視腸道發炎狀況提早定期做篩檢等。

▎瘜肉檢測與追蹤間隔

腸胃科醫師也會根據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的瘜肉的大小以及數量,還有腸道準備的品質來決定下一次大腸鏡追蹤的時間,原則上若是出現大於1公分的瘜肉、出現管狀絨毛腺瘤(tubulovillous adenoma)或是絨毛腺瘤(villous adenoma)、高度分化異常(high grade dysplasia)等等的病理報告,建議大腸鏡追蹤檢查務必不超過三年,因此做完大腸鏡後,請務必和醫師確認什麼時候再做追蹤。

如有大腸鏡檢查或瘜肉相關問題,歡迎諮詢腸胃科門診服務。


認識醫師
線上預約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