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2-11
國健署公布最新的《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》,結果顯示7~12歲學童學童目前缺乏5大營養素碘、鋅、維生素D、E、鈣,營養狀態和過去大為不同。「以前會認為孩童普遍缺乏維生素B群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等等,但此次調查發現孩子們已經不缺上述營養素。」
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謝宜珊營養師說,政府自1993年起不定期公布國人相關營養調查,方式為問卷、體檢(包含抽血、驗尿等方式),每次針對的對象也不相同,2001年針對國小學童的調查,發現維生素B1、B2的缺乏率約2~3成,2012年的調查顯示,僅有27.1%學童攝取足夠的蔬果量,但在這次新調查中,僅有7~9歲男童的維生素B2缺乏2%,其他都符合標準。謝宜珊推測原因可能是家長健康意識進步,再加上學校營養午餐規劃得宜,所以補齊了孩童過去常見的營養缺口。
校園營養午餐愈來愈注重營養均衡,也讓過去孩童常見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不足等問題,逐漸獲得改善。(圖/黃威彬攝)
雖然修正過去的不足,但新調查卻顯示,家長可能犯了「補東牆、漏西牆」的錯誤,因此讓學童反而缺乏碘、鋅、維生素D、E、鈣5大營養素,長期缺乏恐怕帶來更大危機。因應學童最新營養調查,國健署表示均衡飲食為維持健康的基礎,也提出6口訣,包括「每天早晚一杯奶」、「每餐水果拳頭大」、「菜比水果多一點」、「飯跟蔬菜一樣多」、「豆魚蛋肉一掌心」、「堅果種子一茶匙」,讓民眾的營養概念更完整,可廣泛多元攝取各種營養。另外,也在許多衛教手冊中增加關於碘營養素的說明,提醒國人適時攝取碘鹽。
海帶、紫菜含有碘,建議採取清蒸、涼拌的烹調方式,更能保留其中的營養素。(圖/報系資料庫)